你的位置:首页 > 莒国文化 > 莒国文化

莒地先民为少昊之后。少昊氏以鸟名官,以鸟为图腾

2014-5-3 15:35:19点击:
早在汉代以前,莒地村落人口一度比较稠密,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、到唐宋时期,因战争、灾荒,几度兴衰,到宋元之交,全县仅有87个村落,人烟稀少,连一向人口密集的莒中平原上,也是呈现“蓬蒿四十里,村舍二三家”的荒凉景象。元明交替时期,战争频仍,莒地人烟更加稀少,出现大面积的“无人区”。明代以后,由朝廷下旨从山西、江南往山东迁民,莒县人口一度增至3.7万户,12.87万人。这些地方移民点多命名为“××官庄”至今,全县尚有此类“官庄”81个。其中,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迁来的移民村,多在村头栽一株国槐树,以示对原籍的怀念之情。
莒地先民为少昊之后。少昊氏以鸟名官,以鸟为图腾。如主管历法的官为凤鸟氏,这便是东夷人崇尚的“凤”。而崛起于中原的炎帝、黄帝,则崇尚龙,称做龙的传人。黄帝与蚩尤涿鹿一战,获大胜,使炎黄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洽,也就是“龙”、“凤”文化的交融。莒地出土青铜器上的“龙凤图”正是好的佐证。几千年来,莒地山川、村落,多为“龙”、“凤”命名。如:凤凰山、凤凰庄、凤凰泉、凤凰台等;龙山、龙王庙、龙潭、龙泉、龙尾、龙头庵、石龙口、蟠龙山、龙家圈等。 莒县的村庄除以“街、村、庄、屯、疃、店”命名的以外,绝大多数村庄以所临山川地形特征而得名。如:山、岭、沟、河、泉、坡、峪、崖、涧、窝、岗、墩、堰、汪、城、石、圈、场、湖、堤、川、洼、旺、坪、埠、渊、坊、套、泽、槽、流等。